近日,西海岸新区红石崖街道五河口与胶州湾交汇处的河海湿地,3000亩绚烂红艳的碱蓬草连绵成一片壮丽的“红海滩”,与蜿蜒的潮沟、湛蓝的海水、翩跹的鸥鸟共同勾勒出一幅“河海相融、红绿交织、鸟水共生”的生态画卷。刚刚过去的10月,这片“红海滩”日均接待游客百余人次,在社交平台引发新一轮关注,相关内容的阅读量突破20万次,成为青岛秋季旅游中备受瞩目的“网红”景观。

红石崖3000亩“红海滩”。韩加君摄
碱蓬草被誉为盐碱地改良的“先锋植物”,具有非凡的生命力,能在寸草不生的盐碱地上开辟出属于自己的“红色疆域”。鲜红色叶片背后,是它对恶劣环境的深度适应——碱蓬草叶片肉质化程度高,不仅能有效储存水分,以应对海边常见的干旱与强风,还通过独特的生理结构,将土壤中的盐分隔离在细胞液泡内,从而保护细胞免受盐害。随着碱蓬草在红石崖街道湿地的大面积繁衍,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。
昔日的荒芜盐碱地,因碱蓬草的存在,如今已成为鸟类的乐园:潮沟如血脉般纵横交错,滋养着丰富的浮游生物与底栖生物群落,成为南北迁徙路线上重要的“中转站”,每年吸引大量水鸟在此停歇,中华凤头燕鸥等珍稀鸟类也频频现身。秋风吹拂,碱蓬草荡起层层红浪,成群的候鸟掠过水面,啼鸣清脆,为湿地注入无限生机。

红石崖3000亩“红海滩”。韩加君摄
自2016年起,西海岸新区启动蓝色海湾整治行动。红石崖街道借助“蓝湾整治”的契机,历经九年“生态坚守”,终将这片河海湿地打造成今日如画的景观,焕发出崭新生机。下一步,红石崖街道计划进一步扩大碱蓬草种植面积,力争将“红海滩”打造为享誉世界的东方湿地名片,为青岛乃至全国滨海地区探索“绿水青山”向“金山银山”高效转化的实践路径。


●生态与美景兼得
随着红石崖街道“红海滩”景观持续走热,为引导游客获得更佳体验并共同保护脆弱湿地,相关部门特发布以下游览提示。
●把握时机,退潮观赏为佳
观赏“红海滩”有其最佳时机。建议游客选择退潮时段前往,可通过查询当地潮汐表获取准确信息。在退潮前约一小时抵达,如此既可看到潮水退去、滩涂渐露的自然过程,也能利用此时柔和的光线,捕捉到“红海滩”最为绚丽动人的画面。
●优选视角,多维体验全景
为满足不同游客的观赏需求,推荐两种观景方式:其一,可沿规划的河堤步道步行深入,近距离感受碱蓬草的独特质感与湿地的自然气息;其二,借助无人机进行航拍,从空中俯瞰,将连绵红滩、蜿蜒潮沟与静谧老船构成的宏大画卷尽收眼底。对于摄影爱好者,使用长焦镜头有助于捕捉候鸟飞翔的灵动瞬间,并压缩空间视角,凸显红滩的层次与韵律。
●昼景夜赏,感受别样风情
自驾游客可导航至“安阳河路艾特尔科技”附近,距离步道入口不远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红海滩生态系统脆弱,碱蓬草生长不易。游览时务请沿指定步道行走,严禁随意踏入湿地踩踏植被。同时,拍摄时应避免使用闪光灯,以免惊扰栖息鸟类,让我们共同守护这片珍贵的生态成果。
除白日景观外,“红海滩”的夜景同样不容错过。当夜幕降临,月光倾泻而下,碱蓬草在夜色中别具风韵,与远方胶州湾大桥的璀璨灯光及空中明月相互映衬,展现出不同于白日的静谧与梦幻,为游客提供了一份独特的视觉盛宴与生态体验。

